
近年来,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深入推进,中医药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中药材作为传统优势产业,正逐步成为带动地方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其中,四川黄连以其道地品质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川药代表之一。然而,长期以来,黄连产业面临产销信息不对称、流通链条长、市场拓展难等堵点,制约了其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如今,借助“十四五”药品产业发展规划的政策东风,结合新兴的直播电商模式,川黄连正在打通从田间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提升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水平,完善现代中药流通体系。四川省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出台《四川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强调打造“川药”品牌,建设一批道地药材优势产区。黄连作为四川传统道地药材,主产于雅安、乐山、阿坝等地山区,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用药和中成药生产。然而,由于产地偏远、交通不便、农户分散,黄连长期依赖中间商收购,价格波动大,优质产品难以实现优价,严重影响了药农种植积极性。
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手段特别是直播电商的兴起,为破解产销难题提供了新路径。近年来,多地政府联合电商平台、行业协会,组织药农开展直播带货培训,鼓励“新农人”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展示黄连种植过程、采收工艺和药用价值,直接对接消费者和采购商。例如,在雅安市石棉县,当地依托“川药网”平台,搭建“云上药市”,定期举办“川黄连直播节”,邀请中医专家、网红主播走进田间地头,现场讲解黄连功效,实时连线药企洽谈订单。一场直播下来,单日销售额可达数十万元,不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也大幅缩短了流通环节,让药农真正享受到产业链增值收益。
更值得关注的是,直播助销并非简单的“卖货”,而是推动整个产业链升级的重要契机。在直播过程中,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溯源信息、加工工艺提出更高要求,倒逼产地加强标准化建设。为此,四川多地推进黄连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建设,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建立从种源、种植、采收到初加工的全过程可追溯体系。同时,地方政府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行“订单种植+保底收购+利润返还”模式,稳定供应关系,降低市场风险。部分企业还开发出黄连茶、黄连面膜、黄连含片等衍生产品,通过直播平台进行差异化营销,进一步拓宽消费场景。
此外,直播电商的发展也促进了乡村人才回流和数字基础设施完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成为“乡村主播”或电商运营者,不仅带回了新技术、新理念,也激活了农村经济活力。与此同时,为保障直播顺畅,通信运营商加快了偏远山区5G网络覆盖,冷链物流企业布局产地仓,快递网点下沉至村级,形成“直播—仓储—配送”一体化服务体系。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服务于黄连销售,也为其他农产品出村进城创造了条件,形成了良性循环。
当然,直播助销也面临挑战。部分农户缺乏专业运营能力,内容同质化严重;个别商家夸大宣传,影响消费者信任;市场监管尚不完善,存在以次充好现象。对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引导,制定直播销售中药材的行业规范,建立信用评价体系,推动“政府+平台+协会”协同治理。同时,应加大对药农的技能培训力度,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表达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整体运营水平。
展望未来,川黄连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中药材现代化的缩影,更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的生动实践。在“十四五”药产规划的指引下,通过政策支持、科技赋能与模式创新,川黄连正从深山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直播电商作为连接供需的桥梁,不仅打通了产销堵点,更重塑了传统农业的价值链。可以预见,随着数字技术与中医药产业深度融合,更多像川黄连这样的道地药材将走出大山、走进千家万户,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同时,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