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浙江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地上,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强村富民为目标的发展新路径。其中,浙产太子参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是这一战略落地见效的生动缩影。
太子参,又称孩儿参,是一种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功效的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浙江部分山区气候湿润、土壤肥沃,特别适宜太子参生长,具备发展道地药材的天然优势。近年来,随着中药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浙江多地将太子参作为特色农业主导产业进行培育,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企业”的联动模式,实现了从零散种植到规模化经营、从传统销售到品牌化运作的跨越式发展。
在丽水、衢州等太子参主产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推动产业振兴的核心力量。这些合作社由村党支部牵头或本地能人领办,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农资供应和市场对接服务,有效解决了小农户“种不好、卖不掉、赚不多”的难题。以缙云县某太子参合作社为例,该社吸纳周边300余户农户入社,实行“保底收购+利润分红”机制,不仅保障了农户基本收益,还通过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开发太子参茶、太子参饮片等产品,提升附加值。2023年,合作社年产值突破1500万元,带动户均增收超2万元,真正实现了“一株小参草,撬动致富大产业”。
合作社的壮大,离不开政策的精准扶持与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浙江省各级政府将太子参纳入“中药产业振兴计划”,在良种繁育、标准化基地建设、质量追溯体系等方面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同时,农业农村部门联合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模式,确保药材品质稳定可控。金融保险机构也创新推出“药材贷”“价格指数保险”等产品,降低农户生产经营风险。多方协同发力,为太子参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太子参产业的发展正逐步改变乡村面貌,激发内生动力。许多曾经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看到家乡产业兴起,纷纷返乡创业,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或电商主播。他们利用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让“藏在深山无人识”的优质太子参走向全国市场。与此同时,村庄基础设施随之改善,文化礼堂、健身广场、污水处理设施相继建成,人居环境显著提升。产业兴带动百业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在推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太子参产业还积极探索“强村带弱村”“大户带小户”的帮带机制。一些集体经济较强的村通过资金入股、土地流转、托管服务等形式,带动周边薄弱村共同发展。如遂昌县几个行政村联合成立区域型合作社,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运营,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这种“抱团发展”模式不仅增强了抗风险能力,也促进了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为实现全域共富提供了可行路径。
当然,产业发展仍面临品牌影响力不足、精深加工能力有限、市场波动较大等挑战。未来,需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和品牌建设,打造“浙产太子参”金名片;拓展康养旅游、研学体验等新业态,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兴旺,关键在人。太子参虽小,却承载着万千农户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当一株株绿苗在田间茁壮成长,当一份份订单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农业的希望,更是乡村的未来。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发挥合作社桥梁纽带作用,做大做强地方特色产业,浙江正以实干书写着强村兴户、促农增收的精彩篇章。这条以产业振兴引领全面振兴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