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三产融合做优药 云三七让乡村振兴“产业链”变“增收链”
2025-10-17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云南省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中药材文化底蕴,积极探索农业、加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以“云三七”为代表的中药材产业,正通过“三产融合”的创新模式,将传统的种植业逐步升级为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文旅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更让乡村经济焕发新生机,真正实现了从“产业链”到“增收链”的转变。

三七,素有“南国神草”之称,是云南最具代表性的道地药材之一。文山州作为全国最大的三七种植基地,长期以来以初级农产品的形式供应市场,虽然产量大,但品牌影响力弱、精深加工不足、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三产融合”理念的落地实施,当地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推动三七从田间地头走向实验室、商场货架乃至康养旅游场景,构建起一条环环相扣、价值递增的现代化产业链。

第一产业夯实根基,科技赋能提质增效。
在种植端,云三七产业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广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技术。通过建立GAP(良好农业规范)种植基地,实施土壤检测、轮作休耕、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措施,确保三七品质稳定可控。同时,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和遥感技术,实现对光照、湿度、病虫害的实时监测与智能预警,大幅提升了种植效率和抗灾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企业为农户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有效降低了农民的市场风险,激发了种植积极性。如今,越来越多的山区农户依靠种植三七实现了稳定增收,部分家庭年收入突破十万元,真正尝到了“靠山吃山”的甜头。

第二产业延伸链条,精深加工提升价值。
如果说种植是基础,那么加工则是增值的关键。过去,三七多以原料或初加工形式出售,利润空间有限。如今,通过引进现代化提取、分离、制剂生产线,企业已能生产三七总皂苷、冻干粉、胶囊、口服液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一些企业还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三七在心脑血管、免疫调节、抗疲劳等方面的深度研究,推动其从传统药材向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甚至药品转化。与此同时,数字化车间、智能化仓储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控制水平。加工环节的壮大,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也吸引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为乡村注入了人才活力。

第三产业拓展边界,文旅融合激活新动能。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日益增强,三七产业开始向服务业延伸。在文山等地,一批以“三七文化”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康养小镇和研学基地应运而生。游客可以走进三七田间体验采挖乐趣,参观现代化加工厂了解生产工艺,还能在中医馆接受个性化健康咨询。这种“农业+工业+旅游+康养”的融合模式,不仅丰富了消费场景,也显著提升了品牌认知度。每逢三七采收季,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了“一业兴、百业旺”的良性循环。

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三产融合”改变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使三七产业具备了更强的市场适应力和抗波动能力。当种植、加工、服务环环相扣,形成闭环生态,乡村经济便不再局限于单一收入来源,而是呈现出多元支撑、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农民既是生产者,也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在产业链各环节中分享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云南省也将生物医药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云三七的“三产融合”实践,正是这一宏观背景下的生动缩影。它告诉我们: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输血”,而是要通过产业升级实现“造血”;不是孤立地发展某个环节,而是要打通全链条、激活全要素。

未来,随着品牌建设的加强、电商平台的普及以及国际市场开拓的深入,云三七有望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而这条由三产融合铺就的“增收链”,将继续在广袤的云岭大地上延伸,托起更多农民的致富梦想,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