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一种以“订单农业”为核心、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发展的新模式正在悄然兴起,不仅让农民“种得好”,更实现了“卖得好”。这其中,云茯苓作为具有地域优势和市场潜力的中药材品种,正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
云茯苓,是生长于云南高海拔山区的一种优质茯苓,因其药效显著、品质上乘,在中药材市场上享有良好声誉。然而,过去由于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和统一的生产标准,许多种植户面临“丰产不丰收”的困境。农户们辛勤劳作一年,却常常因市场价格波动或中间商压价而难以获得合理收益。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订单农业的引入,为云茯苓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所谓订单农业,是指企业或合作社与农户提前签订购销合同,约定种植品种、数量、质量标准及收购价格,实现“以销定产”。这种模式有效规避了传统农业“先生产后销售”带来的市场风险。在云茯苓主产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与当地合作社、种植大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从种苗供应、技术指导到统一收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农户只需按照标准种植,便可安心等待企业上门收购,真正实现了“种得放心、卖得安心”。
以云南省某县为例,当地一家中药材加工企业与300多户农户签订了云茯苓种植协议,企业提供优质菌种和技术培训,并承诺保底价收购。同时,企业还建立了溯源系统,对每一批次的茯苓进行质量检测和产地认证,确保产品符合国家药典标准。这种“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让农户收入更加稳定。据统计,参与订单农业的农户年均增收超过40%,部分示范户甚至实现了翻番增长。
更为重要的是,订单农业推动了云茯苓生产的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过去,农户各自为政,种植方式五花八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如今,在企业的统一指导下,科学轮作、绿色防控、规范化采收等现代种植理念逐步普及。一些地区还引入了智慧农业技术,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气温变化,精准调控生长环境,进一步提升云茯苓的产量和品质。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搭建平台,助力云茯苓“走出去”。通过举办中药材博览会、对接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一些地方还打造了“云茯苓”区域公用品牌,申请地理标志保护,增强产品的辨识度和溢价能力。如今,优质的云茯苓不仅畅销国内各大药材市场,还逐步进入高端保健品和中药饮片领域,甚至远销东南亚、日韩等地,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订单农业的成功实践,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家乡投身农业。他们带回新理念、新技术,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有的创办家庭农场,有的成立电商团队,有的专注于产品研发,为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一位返乡创业的青年表示:“以前觉得种地没前途,现在看到云茯苓能卖上好价钱,而且有企业兜底,我们干得更有劲了。”
当然,订单农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合同履约风险、企业资金压力、自然灾害影响等,仍需通过完善保险机制、加强监管、健全服务体系来加以解决。但总体来看,这一模式已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推广价值。
云茯苓的故事,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不仅需要好山好水好资源,更需要创新的经营模式和市场的有力支撑。当“种得好”与“卖得好”实现有机衔接,当农民的辛勤付出换来实实在在的回报,乡村振兴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
未来,随着更多特色产业与订单农业深度融合,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云茯苓”走出大山,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金钥匙”。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