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逐渐成为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在浙江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地上,一种以中药材种植为基础、以文化旅游为载体的“药旅融合”新模式正在悄然兴起,其中尤以“浙玄参”的产业化发展最具代表性。这一融合实践不仅激活了传统中药材资源的现代价值,更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文化传承与农民增收协同发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浙玄参,作为浙江道地药材之一,主产于温州、丽水等地,素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之功效,在中医药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玄参虽品质优良,但受限于产业链短、品牌影响力弱等问题,产业发展缓慢,农户收益有限。然而,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和人们对中医药认知的提升,玄参的市场潜力被重新审视。浙江多地开始探索将玄参种植与乡村旅游、文化体验、康养服务深度融合,走出一条“以药促旅、以旅兴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温州苍南,当地依托万亩玄参种植基地,打造“玄参花海”景观带。每年初夏,成片的玄参花竞相绽放,紫色花海随风摇曳,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打卡。当地政府顺势推出“药香之旅”主题线路,配套建设中药材科普馆、中医养生体验馆、农耕文化长廊等设施,让游客在赏花之余了解玄参的药用价值与种植技艺。同时,开发玄参茶、玄参膏、香囊等文创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数据显示,仅2023年夏季,该区域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收入增长近40%。
在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药旅融合更注重民族文化的嵌入。当地将玄参种植与畲族医药传统相结合,挖掘整理畲医畲药典籍,复原古法炮制工艺,并举办“畲药文化节”,邀请中医专家开展义诊、讲座,推动中医药文化普及。游客不仅可以参与采药、晾晒、制药等农事体验,还能品尝以玄参入味的特色药膳,感受“药食同源”的生活智慧。这种“文化+体验+消费”的闭环模式,不仅增强了旅游的沉浸感,也让传统医药知识在现代语境中焕发新生。
更为关键的是,药旅融合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与村集体经济壮大。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户以土地入股或参与务工获得稳定收益。部分村庄还成立强村公司,统一运营旅游项目,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例如,文成县某村通过整合闲置农房改造为药香主题民宿,年均增收超百万元,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田里头致富”。
与此同时,科技赋能也为药旅融合注入新动能。多地引入智慧农业系统,对玄参生长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确保药材品质;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偏好,精准推送旅游产品;借助短视频平台推广“药乡慢生活”理念,提升品牌曝光度。一些地区还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玄参活性成分研究,开发功能性保健品,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迈进。
当然,药旅融合仍面临挑战。如部分项目存在同质化倾向,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基础设施配套滞后,难以承载大规模客流;专业人才短缺制约服务质量提升等。未来,需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原则,避免盲目开发。同时,应加强品牌建设,讲好“浙玄参”的故事,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地域IP。
可以预见,随着“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中医药与文旅的结合将更加紧密。浙玄参的实践表明,乡村振兴不是单一的产业振兴,而是生态、文化、经济、社会的系统重构。当一株小小的药材被赋予文化灵魂与旅游魅力,它便不再只是田间的作物,而成为连接城乡、贯通古今、惠及民生的桥梁。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药旅融合”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书写着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篇章。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