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度不断提升,中药“出海”已成为推动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路径。在这一进程中,河南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正以道地药材为突破口,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其中尤以“河南牛膝”为代表的地方特色中药材,正在成为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牛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的功效,是中医临床常用药材之一。而产自河南焦作地区的怀牛膝,因生长环境优越、药效显著,历来被誉为“四大怀药”之首,素有“怀参”之美誉。其根条粗壮、质地坚实、色泽油润,有效成分如齐墩果酸、多糖等含量远高于其他产区,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
然而,长期以来,河南牛膝虽品质优良,却面临品牌影响力不足、产业链条短、出口渠道单一等问题,难以真正实现“优质优价”。随着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河南抓住机遇,推动牛膝等道地药材走出国门,探索出一条“以质取胜、以链强产、以贸促兴”的发展新路。
在政策支持方面,河南省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明确将怀牛膝列为重点扶持品种,支持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初加工中心和质量追溯体系。温县、武陟、博爱等主产区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技术,实施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确保从田间到车间的全过程可控可溯。
与此同时,河南积极推动牛膝产品深加工与国际标准接轨。本地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开发出牛膝提取物、胶囊制剂、保健食品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并通过欧盟CEP认证、美国FDA备案等国际资质审查,成功进入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地市场。例如,某生物科技公司推出的牛膝多糖口服液,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一经上市便供不应求,成为当地华人社区调理亚健康状态的热门选择。
更值得一提的是,牛膝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正深刻改变着乡村的发展面貌。在温县赵堡镇,过去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村庄如今已建起多个牛膝产业园,吸引大量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村民不仅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稳定租金,还能在家门口就业,参与种植、采收、分拣、包装等环节,年人均增收超万元。当地还依托牛膝文化打造“药旅融合”项目,推出中药材采摘体验、中医养生讲座、药膳餐饮等新业态,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为了进一步打通国际市场“最后一公里”,河南还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和海外仓布局,构建高效物流网络。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开通“中药材出口专列”,实现牛膝从产地直达迪拜、阿姆斯特丹等国际枢纽。同时,通过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中医药大会等展会,河南牛膝频频亮相国际舞台,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部分国家对中药材的准入门槛较高,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检测标准严苛;此外,文化差异导致海外消费者对中药功效认知有限,市场教育成本较高。对此,河南正加强与国际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牛膝药理作用的循证医学研究,用科学数据讲好“中国药故事”。
可以预见,随着全球大健康产业的兴起和中医药国际化步伐加快,以河南牛膝为代表的道地药材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不仅是中药“走出去”的生动实践,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兴旺的真实写照。一根小小的牛膝,承载着千年中医药文化的厚重底蕴,也牵动着万千农民致富的希望。未来,河南将继续深耕细作,推动更多“豫产中药”扬帆出海,在服务人类健康的同时,书写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崭新篇章。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