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数智赋能药材链 山东黄芪打通乡村产销堵点
2025-10-17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在全国各地加速推进。在中药材产业领域,山东省依托其深厚的农业基础和先进的数字化手段,积极探索“数智赋能药材链”的新模式,尤其在黄芪这一道地药材的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打通了乡村产销堵点,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山东是黄芪的重要产区之一,尤以鲁西、鲁中地区所产黄芪品质优良、药效显著而闻名。然而长期以来,小农户分散种植、信息不对称、市场对接难、价格波动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黄芪产业的发展。许多药农辛勤劳作一年,却因销售渠道不畅或中间环节过多,难以获得合理收益。与此同时,下游药企也面临原料品质不稳定、溯源困难等挑战,产业链整体效率低下。

面对这些痛点,山东省积极推动“数智化”改革,以黄芪为试点,构建起覆盖“种、采、加、销”全链条的数字化服务体系。通过搭建中药材产业大数据平台,整合气象、土壤、种植、仓储、交易等多维度信息,实现从田间到市场的全过程可追溯管理。农户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实时查看种植建议、病虫害预警、市场价格动态等信息,科学安排生产节奏,提升种植效益。

在菏泽、聊城等地,当地政府联合农业科技企业推广“智慧农场”模式,引入物联网传感器、无人机巡检、AI识别等技术,对黄芪生长环境进行精准监测。系统可根据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自动调节灌溉和施肥方案,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还大幅提升了药材品质。某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以前靠经验种药,现在靠数据种药,产量提高了20%,黄芪皂苷含量也更稳定,收购价自然上去了。”

更为关键的是,数字平台打通了产销对接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建立线上交易平台和产地直供机制,药农可以直接将产品对接给制药企业、中药饮片厂和电商平台,减少中间商层层加价。部分县域还试点“订单农业+区块链溯源”模式,企业在种植初期即与农户签订采购协议,并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每一批黄芪的种植、采收、检测信息,确保品质透明可信。这种“以需定产”的方式,既保障了企业原料供应,也让农户吃下了“定心丸”。

物流与仓储环节的智能化升级同样不容忽视。在济宁金乡县,一座现代化中药材智慧仓储中心投入使用,配备恒温恒湿系统、智能分拣设备和自动化出入库管理系统。黄芪在这里完成清洗、切片、烘干、包装等初加工后,通过冷链物流直达客户手中,大大缩短了流通周期,减少了损耗。数据显示,借助智慧仓储体系,黄芪的平均流通成本下降了15%,保鲜期延长30%以上。

与此同时,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也为山东黄芪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开始尝试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宣传家乡特产,讲述黄芪的养生价值和种植故事,吸引城市消费者关注。一位返乡创业青年表示:“过去黄芪只能卖给药材商,现在通过直播,我们的品牌慢慢做起来了,价格翻了一倍,还供不应求。”

在政策层面,山东省将中药材数字化转型纳入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支持方向,出台专项扶持资金,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设数字示范基地,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农业场景中的应用。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黄芪良种选育、标准化种植等关键技术攻关,夯实产业发展的科技底座。

如今,一条以“数据驱动、科技引领、产销协同”为核心的现代黄芪产业链正在山东逐步成型。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省黄芪种植面积突破8万亩,年产值超12亿元,带动近10万农户增收。更重要的是,这一模式为其他道地药材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数智赋能,不仅改变了传统药材的生产方式,更重塑了乡村经济的运行逻辑。当数据成为新农具,手机成为新农活,黄芪不再只是山野间的普通草本植物,而是承载着科技希望与致富梦想的“黄金根”。未来,随着数字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山东有望打造全国领先的中药材数字产业集群,让更多的乡土特产走出大山,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