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袤的南粤大地上,山峦叠翠、溪流潺潺,孕育着无数自然馈赠的珍宝。其中,被誉为“四大南药”之一的砂仁,正悄然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作为道地药材的代表,广东砂仁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延续了传统中医药的精髓,更在新时代背景下,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农民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砂仁,学名阳春砂仁,主产于广东省阳春市,已有数百年的种植历史。其果实气味芳香、辛温行气,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等功效,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由于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仅在温暖湿润、土壤肥沃的山谷密林中才能优质生长,因此阳春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其不可复制的道地性。2005年,“阳春砂仁”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进一步确立了其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中的独特地位。
然而,过去由于缺乏规模化经营与品牌意识,砂仁产业长期处于“小而散”的状态,农户多以家庭为单位零星种植,产量不稳定,市场议价能力弱,难以形成持续增收效应。近年来,随着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的推进和乡村振兴政策的深入实施,广东各地开始重新审视这一传统药材的价值,推动砂仁从“土特产”向“大产业”转型升级。
在阳春市,当地政府联合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构建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统一供种、技术指导、保底收购等方式,带动周边乡镇连片种植砂仁超10万亩,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同时,引进现代烘干、分级、包装设备,提升产品附加值;开发砂仁茶、砂仁蜜、砂仁精油等深加工产品,拓展消费场景,增强市场竞争力。
更为可贵的是,砂仁产业的发展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理念。种植过程中严禁使用高毒农药,推广林下仿野生栽培模式,既保护了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又提高了药材品质。许多原本撂荒的山地被重新利用,植被覆盖率显著提升,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绿水青山间,一株株砂仁植株迎风摇曳,既是药材,也是风景,更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动注脚。
产业兴则乡村兴。砂仁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收益,更是人才回流与乡村活力的复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投身中药材电商、直播带货、文旅融合等新业态。一些村庄依托砂仁文化打造“药乡旅游”,建设砂仁主题公园、研学基地和民宿集群,吸引城市游客前来体验采药、制香、品药膳的乐趣。昔日闭塞的小山村,如今车来人往,生机勃勃。
与此同时,科技赋能也为砂仁产业注入新动能。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等单位持续开展品种改良与病虫害防治研究,成功培育出抗逆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种。区块链溯源系统投入使用,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每一包砂仁的种植地块、施肥记录、采收时间等信息,极大增强了市场信任度。数字农业平台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气温变化,实现精准管理,让传统种植插上智慧翅膀。
放眼未来,广东砂仁的发展蓝图更加清晰。《广东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打造一批道地药材优势产区,支持阳春建设国家级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加速推进,砂仁有望进入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绿色名片。
道地药材富乡村,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千千万万农民用双手耕耘出的真实图景。当一粒粒饱满的砂仁果实挂满枝头,收获的不只是药材,更是希望。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传统与现代交融,生态与经济共生,文化与产业共荣。广东砂仁,正以其特有的芬芳,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