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林下药材生金 政策春风暖透陕西商洛天麻村
2025-10-17

在秦岭腹地的陕西商洛,群山连绵、林海苍翠,清新的空气里弥漫着泥土与草木的芬芳。在这片被自然厚待的土地上,一个名叫“天麻村”的小山村正悄然发生着巨变。曾经闭塞贫瘠的村落,如今因林下药材种植而焕发新生,村民们的腰包鼓了,笑容多了,日子也越过越甜。这一切的背后,是“林下经济”模式的蓬勃兴起,更是国家政策春风拂面、精准落地的真实写照。

天麻村地处商洛市镇安县,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森林覆盖率高达85%。这里气候湿润、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腐殖质,天然适合天麻、猪苓、重楼等名贵中药材生长。过去,村民们守着青山却难觅出路,靠种几亩薄田、打些零工维持生计。直到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产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加码,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大力推广“林下仿野生种植”模式,把沉睡在林间的生态资源变成了真金白银。

“林下种药,不争地、不毁林,还能让林子更值钱。”村支书李建国站在自家林地边,指着一排排用松木段搭成的种植床介绍道。这些看似普通的木段,正是天麻生长的“温床”。天麻属于兰科植物,无根无叶,依赖蜜环菌提供营养,必须在阴湿、遮光良好的林下环境中才能良好生长。而商洛的天然阔叶林,恰好为这种娇贵药材提供了最理想的栖息地。

在政府引导下,天麻村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统一供种、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技术培训。县林业局派来专家手把手教农户如何选材、接种、覆土、防病,还引入了“智慧农业”系统,通过物联网监测土壤湿度和气温变化,确保每一株天麻都能在最佳环境下成长。更让村民欣喜的是,国家对林下经济给予专项补贴,每亩林地种植药材可获千元补助,同时纳入农业保险体系,大大降低了种植风险。

政策红利激发了群众热情。短短三年间,全村林下药材种植面积从不足百亩扩展到1200亩,其中天麻占七成以上。村民王秀兰一家五口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靠着6亩林地种植天麻,年收入突破10万元。“以前觉得种药是‘碰运气’,现在有技术、有政策、有销路,咱也敢放手干了!”她笑着说。

产业链的延伸,进一步放大了经济效益。当地引进加工企业,建设天麻初加工车间,将鲜天麻烘干切片、提取有效成分,制成保健茶、冻干粉、药膳包等产品,附加值提升三倍以上。电商平台同步发力,“商洛天麻”通过直播带货走向全国,甚至出口东南亚。不少年轻人也纷纷返乡创业,开起电商服务站、物流代办点,村里的快递车每天都要进出好几趟。

更深远的变化发生在乡村治理与生态理念层面。林下种植要求保护原生植被、禁止乱砍滥伐,倒逼村民转变传统耕作方式。村里制定了《林下药材种植生态保护公约》,实行轮作休养制度,确保“青山常在、药材常生”。生态环境好了,野猪、羚牛等野生动物重现山林,绿水青山真正成了“金山银山”。

商洛市林业局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已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超30万亩,带动5万余农户增收,其中天麻、猪苓产量居全省前列。下一步,将推动“林药+旅游”“林药+康养”融合发展,打造集种植、加工、研学、体验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夜幕降临,天麻村的山间亮起点点灯火。村委会活动室里,一场关于“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培训正在进行。投影仪上播放着最新的种植技术视频,村民们听得专注,不时低头记笔记。窗外,微风拂过林梢,仿佛在低语着这片土地的希望。

一片林,一味药,一条路。在政策春风的吹拂下,商洛的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百姓手中的“真金白银”。天麻村的故事,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山村振兴的缩影——只要方向对了,再陡的山路也能走出幸福大道;只要根扎得深,再普通的药材也能生出金色希望。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