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中医药传承赋能 云南茯苓让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2025-10-17

在广袤的云岭大地上,中医药文化如一条绵延不绝的长河,滋养着千百年来的民族智慧与生命健康。云南,这片被誉为“植物王国”的土地,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孕育了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云南茯苓这一传统中药材正悄然成为推动乡村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力量。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之功效,是中医临床常用药材之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被列为上品,素有“四时神药”之称。而云南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高海拔、昼夜温差大、森林覆盖率高、土壤富含有机质,成为优质茯苓的理想生长地。尤其是文山、普洱、红河等地,已逐步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茯苓种植基地。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云南各地积极探索“中医药+农业+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将茯苓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培育。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联动机制,有效整合资源,提升组织化程度。企业负责技术指导和市场对接,合作社统一管理生产流程,农户则参与种植与初加工,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格局。这种模式不仅保障了茯苓品质的稳定性,也显著提高了农民收入。

以文山州某村为例,过去村民多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经济效益低,青壮年大量外流。自引入茯苓仿野生栽培技术后,短短三年间,全村茯苓种植面积扩大至800余亩,年产值突破千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不足万元增长到近三万元,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地里头致富”。更令人欣喜的是,随着产业链延伸,茯苓粉、茯苓茶、茯苓糕等深加工产品陆续上市,进一步提升了附加值。

与此同时,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深化。许多乡村开始设立“中医药文化讲堂”,邀请老中医讲授辨证施治与药材识别知识;学校开设中医药启蒙课程,让青少年从小了解本土药材的价值;一些村落还依托茯苓产业打造“康养旅游示范点”,推出药膳体验、中医理疗、生态采摘等项目,吸引城市游客前来休闲养生。这不仅传播了中医药理念,也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

科技赋能更是为茯苓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开展茯苓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选育工作,成功培育出抗病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种。同时,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种植环境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确保每一批茯苓都符合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电商平台的兴起也让“云茯苓”走出大山,走进全国乃至海外消费者的餐桌。

值得一提的是,茯苓产业的发展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推广林下种植模式,既不占用耕地,又能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以林养药、以药促林”的良性循环。这种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正是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的生动写照。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部分产区仍面临品牌意识薄弱、同质化竞争加剧、高端人才短缺等问题。未来,需进一步加强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推动茯苓产品向精细化、功能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加大对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高校与地方共建实训基地;同时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完善仓储物流体系,降低流通成本。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而茯苓则是这颗瑰宝中熠熠生辉的一粒明珠。当古老智慧遇上现代需求,当传统药材融入乡村振兴蓝图,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产业的崛起,更是文化自信的回归与乡土社会的重生。在云南这片热土上,一颗小小的茯苓,正在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田园诗篇——它承载着健康的希望,寄托着致富的梦想,也预示着乡村未来的无限可能。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