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紧扣中央政策 甘肃当归铺就乡村共富路
2025-10-17

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甘肃省依托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紧抓中央政策机遇,大力发展以当归为代表的特色中药材产业,走出了一条“小药材”撬动“大产业”、带动“共富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在政策引领、科技支撑、市场驱动与群众参与的多方合力下,甘肃当归正从田间地头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成为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政策引领,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提出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道地药材产业。甘肃省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系列政策文件,将当归列为重点扶持的“甘味”道地药材之一。通过财政补贴、土地流转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方式,引导农户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

特别是在定西市岷县、陇南市宕昌县、甘南州迭部县等当归主产区,地方政府结合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当归种植由“零散化”向“集约化”转变。据统计,目前全省当归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年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当归生产基地。

科技赋能,提升产品附加值

传统中药材产业常面临品质不稳定、加工粗放、品牌影响力弱等问题。为此,甘肃坚持科技引领,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当归良种选育、病虫害绿色防控、规范化种植技术攻关。岷县等地推广“GAP(良好农业规范)种植基地”建设,实现从种子到成品的全过程质量追溯。

同时,当地大力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一批现代化中药饮片厂、提取物生产线在产地落地,开发出当归油、当归多糖、当归胶囊等高附加值产品。部分企业还探索“药食同源”路径,推出当归茶、当归酒、当归面膜等衍生品,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科技赋能不仅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也让农民在产业链各环节分享更多增值收益。

品牌打造,拓宽市场渠道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让甘肃当归真正“走出去”,地方政府与行业协会联手推进品牌战略。岷县被授予“中国当归之乡”称号,“岷归”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并入选“甘味”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通过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药博会等展会,举办“当归文化节”,借助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甘肃当归的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

在销售模式上,线上线下融合发力。一方面,依托陇南电商扶贫经验,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与北京同仁堂、云南白药等知名药企建立长期供货关系,形成稳定订单农业模式。2023年,全省当归产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带动逾30万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超8000元。

生态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甘肃注重生态保护与资源永续利用。推广林下种植、轮作休耕等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护土壤健康。部分地区试点“光伏+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在保障发电效益的同时不占用优质耕地,实现土地多重收益。

此外,通过建立当归种质资源库、划定原产地保护区,防止品种退化和资源流失。这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确保了当归产业走得更稳、更远。

展望未来,甘肃将继续紧扣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决策部署,以当归产业为抓手,深化三产融合,强化数字赋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一条以道地药材为媒、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乡村振兴之路,正在陇原大地上徐徐铺展。小小的当归根,不仅承载着千家万户的生计希望,更见证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的生动实践。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