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抓实药材产业 云南重楼响应乡村振兴新号召
2025-10-17

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成为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云南省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尤其以云南重楼(七叶一枝花)为代表的道地药材种植,正逐步成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气候多样、生态优越,素有“植物王国”“药材之乡”的美誉。全省拥有中药材资源种类超过6500种,居全国之首。其中,云南重楼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镇静安神等药用价值,广泛应用于现代中药制剂中,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然而,长期以来,由于野生资源过度采挖,重楼野生种群急剧减少,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此形势下,推进重楼人工规范化种植,不仅有助于保护珍稀物种,更成为带动山区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为抓住这一发展机遇,云南省各级政府积极出台扶持政策,整合科技、金融、土地等资源,推动重楼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在昭通、丽江、迪庆、怒江等高海拔山区,地方政府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户参与重楼种植。企业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合作社组织生产管理,农户则利用林下闲置土地进行仿野生种植。这种合作机制有效降低了农户的市场风险,提高了种植积极性,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科技支撑是重楼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云南省农科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等科研机构长期致力于重楼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优化等研究,已成功培育出多个适应不同生态区域的优良品系,并推广林下仿生栽培、轮作间作等绿色种植技术。通过建立数字化种植管理系统,对土壤、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显著提升了重楼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多地还建设了重楼良种繁育基地和标准化示范园区,为周边农户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样板。

产业链延伸也是提升产业附加值的重要环节。过去,云南重楼多以原料形式出售,利润空间有限。如今,随着中药饮片、提取物、保健品等深加工项目的落地,重楼的产业链不断延伸。例如,部分龙头企业已开发出重楼牙膏、重楼喷雾、重楼胶囊等系列产品,不仅拓宽了市场渠道,也增强了品牌影响力。与此同时,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方式的引入,使云南重楼走出大山,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生态保护始终被放在首位。重楼生长周期长,一般需5—7年才能采收,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各地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禁毁林开荒,鼓励利用退耕还林地、疏林地等非基本农田开展林下种植,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同时,通过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替代农药等绿色生产方式,确保药材质量安全,打造“绿色云药”品牌。

更为重要的是,重楼产业的发展切实带动了乡村人口回流和人才振兴。许多外出务工青年看到家乡产业兴起,纷纷返乡创业,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或合作社带头人。一些村寨还依托重楼种植发展起了乡村旅游、研学体验、药材文化展示等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展望未来,云南重楼产业仍面临种源保护、市场波动、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挑战。下一步,应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健全质量追溯体系,推动地理标志认证和国际标准对接,提升抗风险能力和市场话语权。同时,要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更多懂技术、会经营的乡土人才,让中药材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强村的“金钥匙”。

抓实药材产业,不仅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现实选择,更是践行生态文明、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云南重楼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正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书写着新时代山乡巨变的生动篇章。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