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林下种药创收益 政策助力吉林通化人参村振兴
2025-10-17

在吉林省通化市的群山环抱之中,有一个名为“人参村”的小村落,这里世代以种植人参为生。千百年来,村民们依山而居,采参种药,与自然共生。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传统种植模式的局限,人参村一度陷入发展困境:产量不稳定、品质参差、销售渠道狭窄,村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地方政策的精准扶持,这个曾经沉寂的小山村正悄然焕发新生——林下种药成为振兴乡村的新引擎,不仅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更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特色致富之路。

林下经济,是将中药材种植与森林资源保护有机结合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通化地处长白山腹地,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极为适宜人参等中药材的生长。过去,村民多采用农田栽参或伐林栽参的方式,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容易导致土地连作障碍,影响人参品质。而林下参种植则遵循“仿野生”理念,在天然林下不破坏原有植被的前提下,适度清理杂草、疏松土壤,将人参种子播撒其中,依靠自然条件生长,周期长达8至15年。这种模式产出的人参有效成分含量高,接近野生人参,市场认可度极高,价格也远超普通园参。

“以前种参要砍树、整地、施肥,几年下来地就‘废’了,现在林下种参,不砍一棵树,不施一粒化肥,人参与林共生,反而越种越好。”人参村村民李德福感慨地说。他家现有林下参种植面积达30亩,预计十年后可收获优质林下参2000公斤,按当前市场价计算,产值可达数百万元。像李德福这样的农户在村里越来越多,林下种药已从个别尝试发展为全村主导产业。

推动这一转变的关键,是政策的持续发力。近年来,通化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林下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林下参、五味子、刺五加等道地药材的发展,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良种繁育、技术培训和品牌建设。林业部门简化林地使用审批流程,允许符合条件的集体林地开展林下种植;农业部门组织专家团队进村入户,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建立质量追溯体系;金融部门推出“人参贷”“林权抵押贷”等专属信贷产品,解决农户融资难题。

更令人振奋的是,当地还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由龙头企业统一提供种源、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合作社负责组织生产管理,农户以土地或劳动力入股,形成利益共享机制。目前,人参村已成立两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三个行政村共同发展林下参种植,总面积突破2000亩,年产值预计超过3000万元。

产业链的延伸进一步提升了附加值。除了鲜参销售,村里还引进小型加工设备,开发人参茶、人参蜜片、人参皂苷提取物等初加工产品,并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一些年轻人返乡创业,开设直播账号,用短视频讲述“一棵人参的成长故事”,吸引大量城市消费者关注。2023年,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较五年前翻了一番,村集体经济收入也首次突破百万元。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在这里实现了双赢。林下种药不仅没有破坏森林,反而激励村民更加珍惜林地资源,主动参与护林防火、防止盗采等工作。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吸引了更多野生动物回归山林,形成了良性循环。

如今的人参村,青山依旧,云雾缭绕,但村庄面貌已今非昔比:新修的水泥路通到各家各户,文化广场上老人闲坐聊天,孩子们在图书室读书写字,村委会墙上挂着“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吉林省中药材产业示范村”等荣誉牌匾。乡村振兴不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变迁。

林下种药,种下的不仅是药材,更是希望。在政策的阳光雨露滋润下,吉林通化这个人参村正以坚韧不拔的“参魂”精神,在绿色发展中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未来,随着中医药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这片土地上生长出的每一株人参,都将成为通向共同富裕的坚实阶梯。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