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中药产业促升级 贵州天麻让县域经济焕生机
2025-10-17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中药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我国中药材资源大省,贵州省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丰富的民族医药文化积淀,积极推动中药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以特色药材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其中,天麻作为贵州道地药材的代表之一,正成为撬动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高,特别适宜天麻等喜阴湿、耐寒凉的中药材生长。尤其是毕节市大方县、遵义市湄潭县、铜仁市德江县等地,因海拔适中、土壤富含腐殖质,所产天麻品质优良,有效成分含量高,在全国享有盛誉。早在明清时期,贵州天麻就已被列为贡品,素有“中国天麻之乡”的美誉。如今,借助现代科技与产业化运作,这一传统名贵药材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为推动天麻产业提质增效,贵州省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到品牌建设全方位发力。大方县建立了全国领先的天麻菌种研发中心,推广“两菌一种”(蜜环菌、萌发菌与优质天麻种)配套技术,大幅提高了天麻的成活率和产量。同时,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民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既保障了原料品质,又实现了助农增收。目前,仅大方一县的天麻种植面积已突破8万亩,年产值超20亿元,直接带动上万农户脱贫致富。

在产业链延伸方面,贵州注重提升天麻的附加值。过去,天麻多以初级干品或饮片形式销售,利润空间有限。如今,越来越多企业投身于天麻的深加工研发,开发出天麻胶囊、天麻粉、天麻酒、天麻咖啡、天麻面膜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一些龙头企业还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天麻素提取、药理作用研究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天麻从“土特产”向“高科技健康产品”转型。例如,某生物科技公司在德江建成现代化提取生产线,年处理鲜天麻能力达万吨,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市场,显著提升了“黔药出山”的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融入也为天麻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通过建立中药材溯源系统,消费者只需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便可了解天麻从种植、采收到加工的全过程信息,增强了市场信任度。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的兴起,更让深山里的优质天麻走进千家万户。每逢 harvest season(采收季),各大直播间里“现挖现发”“有机认证”“非遗工艺”等标签频频刷屏,线上销量屡创新高,真正实现了“小药材”对接“大市场”。

天麻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也促进了县域基础设施改善和三产融合。许多原本交通闭塞的山村因天麻而兴,建起了冷链物流中心、药材交易市场和康养旅游基地。游客可以参与天麻采摘体验,品尝天麻炖鸡、天麻糕等特色美食,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种“药材+旅游+文化”的发展模式,正在重塑贵州山区的经济生态。

更为深远的是,天麻产业的崛起激发了地方自主创新的活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投身中药材电商、技术服务或品牌运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地方政府也借此契机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部资本和技术落地,形成良性循环。

展望未来,随着《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实施和中药材国际化步伐加快,贵州天麻产业面临广阔前景。下一步,应继续强化科技支撑,完善质量标准体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贵天麻”品牌。同时,探索碳汇农业、林下经济等绿色模式,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

可以说,一颗小小的天麻,不仅承载着千年中医药智慧,更托起了万千百姓的致富梦想。它像一根坚韧的藤蔓,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紧紧相连,让贵州的县域经济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勃勃生机。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