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政策赋能药材产业 广西八角点亮乡村振兴路
2025-10-17

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中药材产业作为兼具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重要支柱,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广西,这片地处中国南疆的热土,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其中尤以八角(又称大茴香)最为著名。在政策持续赋能下,广西八角产业正从传统粗放走向现代化、规模化发展,成为点亮乡村振兴之路的一盏明灯。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八角产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主要集中在百色、崇左、防城港、玉林等地。八角不仅是重要的调味品,更是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药材,具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广泛应用于中成药、香料及日化产品中。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标准、产业链条短、市场波动大等问题,八角种植户常常面临“丰产不丰收”的困境,产业发展受限。

转机出现在近年来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密集出台。国家《“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支持道地药材基地建设,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顺势而为,出台《广西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将八角列为重点扶持品种之一,从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加工升级到品牌打造,实施全链条政策支持。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联合科技、林业、中医药管理等部门,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八角低产林改造、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并鼓励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在政策引导下,一批现代化八角产业园区应运而生。例如,百色市田阳区建成集种植、初加工、仓储物流于一体的八角产业园,引进自动化烘干、分级筛选设备,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当地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企业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有效降低了农户的市场风险。一位种植户感慨:“以前晒干卖原料,一斤才几块钱;现在按标准种植,企业上门收,价格翻了一倍还不止。”

科技创新也为八角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林科院等科研机构联合攻关,选育出抗病性强、单产高的“桂角1号”“桂角2号”等优良品种,并推广矮化密植、水肥一体化等高效栽培技术。同时,通过提取八角中的莽草酸,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服务于医药中间体生产,提升资源利用率。部分企业已开发出八角精油、八角茶、八角香囊等高附加值产品,逐步摆脱对初级原料出口的依赖。

品牌建设同样成为政策发力的重点。广西推动“桂十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将八角列为首批重点推介品种,支持企业申报地理标志产品、绿色食品认证。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展销会等多种渠道,广西八角成功打入全国乃至东南亚市场。在2023年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广西八角以其香气浓郁、品质稳定赢得采购商青睐,现场签约订单超千万元。

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于,八角产业的发展实实在在带动了乡村就业与治理改善。许多外出务工青年看到家乡产业兴起,纷纷返乡创业,开办加工厂、电商店铺或从事技术服务。村集体经济也因土地流转、合作分红等方式获得稳定收入,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广场,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在防城港市那垌乡,一个曾经贫困的小山村如今家家户户种八角,年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真正实现了“绿叶子变金票子”。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市场价格波动、国际竞争加剧、深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仍需持续破解。未来,广西还需进一步强化政策协同,推动八角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建设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实现从“种得好”到“卖得好”的跨越。

可以预见,在政策持续赋能下,广西八角产业不仅将成为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更将在广袤的八桂大地上铺展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一颗颗红艳的八角果,正串起千家万户的希望,照亮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