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在广袤的赣鄱大地上,江西正以务实创新的姿态,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之中。其中,枳壳作为传统道地中药材之一,在江西多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不仅成为中医药产业的重要支撑,更成为推动乡村经济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江西地处长江中游,气候湿润,土壤肥沃,生态条件优越,自古以来就是中药材的重要产区。尤其是新干县、樟树市、峡江县等地,素有“中国枳壳之乡”的美誉。这里的枳壳品质优良,果皮厚实、香气浓郁、药效显著,被《本草纲目》等历代医书列为上品。近年来,江西省依托这一天然优势资源,大力推进枳壳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种植,走出了一条“以药兴农、以产带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新干县界埠镇,万亩枳壳基地绿意盎然,枝头挂满青果,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当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民流转土地、参与种植、共享收益。村民李大叔笑着说:“以前种水稻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种枳壳,每亩收入翻了两番,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像李大叔这样的农户不在少数,枳壳产业的发展,让许多曾经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为乡村注入了新鲜血液。
产业要发展,科技是关键。江西高度重视枳壳种植的科技支撑,联合省农科院、江西中医药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绿色栽培等技术攻关。如今,全省已建成多个枳壳良种繁育基地,推广无公害、有机种植标准,确保药材品质稳定可控。同时,通过建立溯源系统,实现从田间到药厂的全过程可追溯,提升了市场信任度和产品附加值。
产业链的延伸,是实现富民强村的关键环节。过去,江西枳壳多以原料形式出售,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近年来,地方政府积极推动深加工项目建设,引进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开发枳壳提取物、保健品、日化用品等系列产品。樟树市依托“中国药都”品牌优势,打造集中药材交易、仓储物流、研发生产于一体的现代中医药产业园,吸引了一批龙头企业落户。这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条,也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真正实现了“一产接二连三”的融合发展。
品牌建设同样不可忽视。江西积极推动“赣枳”区域公用品牌创建,统一包装标识、质量标准和市场推广。通过参加全国药材博览会、中医药文化节等活动,提升江西枳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些地方还结合乡村旅游,推出“赏花采果”“中医药研学”等体验项目,让游客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了解中医药文化,进一步拓展了产业边界。
在政策层面,江西省将中药材产业纳入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对种植基地建设、加工企业技改、品牌推广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金融部门也创新推出“药材贷”“惠农e贷”等信贷产品,解决农户融资难题。正是这些有力举措,为枳壳产业的持续壮大提供了坚实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枳壳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更是乡村治理能力和文明程度的提升。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许多村庄有了更多资金用于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人居环境、开展文化活动。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提高,乡风更加文明,邻里更加和谐,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兴旺,贵在精准。江西枳壳产业的成功实践表明,只有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尊重市场规律,坚持科技引领和绿色发展,才能真正把“土特产”做成大产业,让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未来,随着国家中医药振兴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江西枳壳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越来越多的乡村也将以特色产业为支点,撬动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