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锚定高质量发展 亳州白芍强县域富民根基
2025-10-17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中药材产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安徽省亳州市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白芍产业为抓手,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强化品牌建设,走出了一条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振兴、富民强县的新路径。

亳州素有“中华药都”之称,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和价格形成中心。其中,白芍作为“四大亳药”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享有盛誉。目前,全市白芍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年产量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交易、研发的完整产业链。依托这一基础,亳州将白芍产业定位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着力构建现代化中药材产业体系。

在种植环节,亳州大力推进标准化、规范化生产。通过推广良种良法、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提升了白芍的产量与品质。多地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既保障了药农收益,又确保了药材源头可控。谯城区、涡阳县等地还试点推进中药材溯源体系建设,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从田间到市场的全过程可追溯,增强了市场信任度和产品竞争力。

加工转化是提升白芍价值的关键一环。过去,白芍多以原药材形式销售,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为此,亳州积极引导企业向精深加工转型,支持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化中药饮片生产线,开发冻干白芍、白芍提取物、功能性食品及化妆品原料等高附加值产品。部分企业已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白芍活性成分研究,推动其在抗炎、护肝、美容等领域的产品应用,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园区集聚效应日益显现,亳州现代中医药产业园、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等平台不断完善,为白芍加工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市场通道。

市场流通方面,亳州充分发挥“中国药材之乡”的品牌优势,依托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交易平台。每年举办的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吸引大量国内外客商参与,显著提升了白芍的市场影响力和议价能力。近年来,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兴起,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让“小农户”对接上了“大市场”。

更为重要的是,白芍产业的发展切实带动了农民增收。据统计,从事白芍种植的农户亩均年收入可达8000元以上,远高于传统农作物收益。在谯城区十八里镇、五马镇等地,许多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就近务工等方式参与到产业链中,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稳定增收。一些返乡创业青年也纷纷投身中药材电商、初加工和乡村旅游,催生出一批“药旅融合”示范项目,激活了乡村发展新动能。

与此同时,亳州注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白芍种植中推广轮作休耕、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生态种植模式,减少面源污染,保护耕地质量。通过“以药促绿、以绿养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展望未来,亳州将继续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三大工程,进一步优化白芍产业结构。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建设种质资源库和良种繁育基地,破解种源“卡脖子”问题;另一方面,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以白芍为主题的观光农业、康养旅游和文化体验项目,打造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格局。

锚定高质量发展,做强白芍产业,不仅是亳州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更是夯实富民根基、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在这片充满生机的皖北大地上,一朵朵洁白的芍药花正悄然绽放,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