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锚定质量兴药战略 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2025-10-17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核心在于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在广袤的农村地区,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成为特色支柱产业的巨大潜力。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中药材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锚定“质量兴药”战略,不仅关乎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根基,更是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

质量是中药材的生命线。长期以来,部分地区中药材种植存在品种混杂、管理粗放、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导致药材品质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力弱,农民增收困难。这些问题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产业链条不健全、标准化程度低、科技支撑不足等深层次矛盾。要破解这些难题,必须坚持“质量兴药”的核心导向,从源头抓起,推动中药材生产向规范化、标准化、绿色化转型。

首先,要强化道地药材的保护与培育。道地药材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种植传统,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品质优势。应加快划定道地药材产区,建立种质资源库,推广优良品种,杜绝非适宜区盲目引种和伪劣品种泛滥。同时,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展良种选育和高效栽培技术攻关,提升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和稳定性,从根本上保障药材品质。

其次,要推进标准化种植体系建设。制定并实施覆盖种子种苗、田间管理、采收加工、仓储运输等全过程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是实现“质量兴药”的基础工程。地方政府应联合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标准,并通过技术培训、示范园区建设等方式,引导农户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对于达标农户和合作社,可给予政策倾斜和品牌授权,形成“优质优价”的市场导向机制。

再次,要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中药材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初级产品上,更蕴藏于深加工和品牌塑造之中。应支持企业在产地建设初加工基地,减少运输损耗,提升附加值;鼓励发展中药饮片、提取物、保健食品等精深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条。同时,借助“互联网+”和电商平台,打造区域公共品牌,讲好药材故事,提升市场认知度和溢价能力。通过“种植—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更为重要的是,要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不能仅靠外部输血,更要注重培育本土人才、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应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和种植户的专业培训,普及现代种植理念和技术;扶持返乡创业青年、致富带头人领办合作社或创办企业,形成“头雁效应”;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以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入股,共享产业发展成果。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作为”的转变。

此外,还需加强政策协同与要素保障。财政资金应重点支持标准化基地建设、质量检测平台搭建和科技研发项目;金融部门可创新信贷产品,解决中小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部门要在用地、环保等方面提供支持,确保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通过多部门联动,构建有利于中药材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

锚定“质量兴药”战略,不仅是提升中药材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当一片片绿意盎然的药材基地成为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当一株株道地药材承载起健康中国的希望,乡村振兴的画卷也将更加生动而厚重。未来,唯有坚持质量为先、科技赋能、利益共享,才能让中药材产业真正扎根乡土、惠及乡民,在广袤田野上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