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市场趋势—中药饮片“统片”“选片”市场命名将废除,统一按克级规格
2025-10-16

近年来,中医药行业迎来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其中关于中药饮片市场命名规范的调整尤为引人关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相关监管部门发布的最新指导意见,长期以来在中药饮片市场中广泛使用的“统片”与“选片”等传统分类命名方式将逐步废除,未来所有中药饮片将统一按照克级规格进行标注和销售。这一政策调整不仅标志着中药饮片标准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也预示着整个中药产业链将迎来深刻变革。

所谓“统片”与“选片”,是中药饮片行业中沿用多年的质量分级术语。“统片”通常指未经严格筛选、大小不一、品质参差的饮片,价格相对低廉,多用于普通配方或大规模制剂生产;而“选片”则指经过人工或机械筛选、片型均匀、色泽一致、杂质较少的优质饮片,常用于高端处方或对药材品质要求较高的临床应用。长期以来,这种命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消费者和医疗机构区分饮片质量,但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各地执行尺度不一,导致市场混乱、价格虚高、以次充好等现象频发。

此次废除“统片”“选片”命名的核心目的,在于推动中药饮片的质量可控与透明化管理。新政策明确要求,今后所有中药饮片在销售和流通环节中,必须按照实际重量单位(如每10克、每50克、每100克等)进行规格标注,并配套提供明确的质量等级说明、产地信息、炮制方法及检测报告。这意味着消费者不再依赖模糊的“选片”标签来判断品质,而是通过科学检测数据和标准化分级体系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

这一改革的背后,是国家对中医药现代化、规范化发展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法》的深入实施以及“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推进,中药全产业链的质量监管不断加强。特别是在中药材种植、采收、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标准化体系建设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饮片作为连接中药材与临床用药的关键中间环节,其规范化程度直接影响到中医药的疗效与公信力。

从市场角度来看,取消“统片”“选片”命名将带来短期阵痛,但长期利好显著。对于中小型饮片生产企业而言,过去依赖模糊分类抬高“选片”价格的营销策略将难以为继,倒逼企业提升生产工艺、加强质量控制。而对于大型规范化企业来说,这反而是一次建立品牌优势、抢占市场份额的良机。通过建立可追溯体系、引入智能化分拣设备、完善第三方检测机制,企业可以在新的市场规则下脱颖而出。

此外,统一按克级规格销售也有助于推动中药饮片的精准用药。在现代中医临床实践中,剂量的精确性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以往因“片型大小不一”导致的实际用量偏差问题,将在标准化切制和定量包装的模式下得到有效缓解。例如,同样标注为“10克”的丹参饮片,无论来自哪家企业,都应具备相近的片厚、含水量和有效成分含量,从而保障处方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当然,政策落地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行业惯性较大,部分药商和消费者已习惯“选片=好货”的认知模式,短期内可能对新规产生误解或抵触。其次是技术配套需同步跟进,如如何建立全国统一的饮片质量评级标准、如何实现跨区域监管协同、如何防止企业在克重标注上做文章等,都需要相关部门制定细化规则并加强执法监督。

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于,这一改革或将推动中药饮片向“药品化”管理模式靠拢。未来,饮片不再是粗放式的农副产品,而是具备明确质量属性、可量化评估的医疗产品。这不仅有利于中药走向国际,也为医保支付、集采招标等制度设计提供了基础条件。

总之,废除“统片”“选片”命名,推行按克级规格管理,是中药饮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它不仅是名称的变更,更是理念的革新——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支撑,从模糊分类转向精细管理,从市场自发走向制度引领。随着政策逐步落实,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更加透明、公正、可信的中药饮片市场,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