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作为“中华药都”的安徽亳州再次站在了全国中医药发展的前沿。在这片孕育千年药香的土地上,一家名为亳广药业的企业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建设多品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GAP),亳广药业不仅提升了中药材的质量与标准化水平,更为亳州巩固其“中华药都”的地位注入了强劲动力。
GAP,即《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确保中药材安全、有效、可控的重要标准体系。它涵盖从选种、育苗、种植、采收、加工到储存的全过程管理。长期以来,中药材市场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农药残留超标、产地混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而亳广药业率先在亳州及周边地区布局多个GAP种植基地,致力于打造从田间到车间的全链条可追溯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药材品质难题。
目前,亳广药业已在谯城区、涡阳、利辛等地建立了覆盖白芍、牡丹皮、菊花、丹参、桔梗、板蓝根等多个道地药材品种的GAP种植基地,总面积超过万亩。这些基地严格按照国家GAP标准进行管理,采用科学轮作、生态防控、有机施肥等绿色种植技术,杜绝高毒农药和化学激素的使用。同时,企业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良种选育与栽培技术攻关,不断提升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和稳定性。
以亳州最具代表性的道地药材——亳白芍为例,亳广药业通过建立种质资源圃,筛选出抗病性强、根系发达、芍药苷含量高的优质种源,并推广“一村一品”合作模式,带动当地农户统一标准种植。基地内配备智能灌溉系统和环境监测设备,实现水肥一体化和生长过程数字化管理。每一批药材从播种起便拥有专属“身份证”,通过二维码即可查询其生长周期、农事记录、检测报告等信息,真正实现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不仅如此,亳广药业还注重产业链延伸与融合发展。在GAP基地基础上,企业配套建设了初加工中心、饮片生产线和仓储物流体系,推动中药材就地转化增值。农民不再只是简单的种植者,而是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成为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据统计,仅2023年,亳广药业带动周边5000余户农户参与规范化种植,户均增收超8000元,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亳广药业的实践为亳州构建现代中药产业体系提供了示范样板。作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所在地,亳州每年中药材交易额超千亿元,但长期以来“大市场、小种植”的格局限制了产业纵深发展。如今,随着一批像亳广药业这样的龙头企业崛起,亳州正从“药材集散地”向“品质源头地”转变。GAP基地的规模化建设,不仅增强了本地药材的品牌公信力,也吸引了华润三九、同仁堂、云南白药等知名药企前来建立采购合作或定制化种植项目。
与此同时,亳广药业积极参与地方标准制定和行业认证工作,推动亳州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保护和品牌化运营。企业主导或参与编制了多项省级中药材种植技术规程,并通过国际国内多项质量认证,为中药材走向国际市场铺平道路。
展望未来,亳广药业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GAP基地扩展至3万亩,覆盖更多珍稀濒危和市场需求旺盛的中药材品种,并探索“智慧农业+中医药康养”的新型发展模式。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不仅要种出好药,更要让世界相信中国药材的质量。”
可以说,亳广药业的每一步耕耘,都是在为“中华药都”的金字招牌添砖加瓦。当一片片绿意盎然的药田在皖北大地铺展,当一株株饱含匠心的中药材走上百姓药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产业的振兴,更是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回归。正是这些扎根土地、坚守标准的企业力量,让亳州这座千年药都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