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国家对中药材质量监管的日益严格,中药企业纷纷加大在源头药材控制方面的投入。作为国内中药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步长制药始终坚持以“药材好,药才好”为核心理念,持续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基地建设,构建起覆盖全国重点道地产区的十大GAP药材基地网络,从山东丹参到新疆红花,实现了优质药材资源的战略布局。
在山东临沂,步长制药建立了以丹参为核心的GAP种植基地。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丹参的重要产区,其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所产丹参有效成分含量高,尤其是丹参酮和丹酚酸等活性物质远超国家标准。步长制药在此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收购保障,确保药材从种植到采收全过程可控可溯。通过现代化农业管理手段,如无人机监测、智能灌溉系统和土壤检测,基地实现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显著提升了丹参的品质与产量。
向南延伸至陕西,步长制药在商洛地区建立了山茱萸GAP基地。山茱萸是六味地黄丸等经典中成药的关键原料,而商洛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全国最优质的山茱萸产地之一。步长制药联合当地林业部门,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同时,保证了山茱萸果肉厚实、色泽鲜亮、药用成分稳定。此外,企业还建立了初加工中心,实现产地趁鲜加工,最大限度保留药材活性。
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步长制药布局了川芎GAP种植基地。川芎素有“血中之气药”之称,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阿坝高原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非常利于川芎有效成分积累。步长制药引入现代生物技术进行良种选育,并建立气象与病虫害预警系统,有效应对高海拔地区多变的气候条件。同时,企业注重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通过订单农业帮助当地农民增收,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的双赢。
转向西北,甘肃陇南成为步长制药当归GAP基地的所在地。陇南被誉为“中国当归之乡”,所产当归被誉为“岷归”,品质上乘。步长制药在当地推行标准化种植规程,建立全程追溯体系,每一株当归都有“身份档案”,确保来源清晰、质量可靠。企业还与兰州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当归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提升药材附加值。
在河南焦作,步长制药打造了怀地黄、怀牛膝等“四大怀药”GAP种植示范区。焦作温县的地黄因土质独特、水质优良而闻名,其药效显著优于其他产区。步长制药采用轮作制度防止土地退化,并引入有机肥替代化学肥料,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投资建设现代化仓储物流中心,保障药材储存期间的质量稳定。
新疆伊犁河谷则是步长制药红花GAP基地的核心区域。伊犁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极适宜红花生长,所产红花色素含量高,药用价值突出。步长制药在此推广节水滴灌技术和机械化采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企业注重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吸纳大量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种植与加工,助力乡村振兴。
此外,步长制药还在湖北建立了茯苓基地,在云南布局三七种植,在吉林通化发展人参种植,在浙江磐安建设浙贝母基地,形成了横跨东中西部、涵盖寒温热多气候带的全国性药材网络。这十大GAP基地总面积超过十万亩,涉及十余种核心药材品种,不仅保障了步长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等主力产品的原料供应,更从根本上提升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更重要的是,步长制药将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入基地管理,搭建“智慧药材云平台”,实现种植数据实时采集、环境监控自动预警、质量检测在线分析,真正做到了“从田间到车间”的全链条质量把控。企业还积极参与国家中药材标准制定,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可以说,步长制药通过十大GAP药材基地的全国布局,不仅夯实了自身发展的根基,也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源头管控”样板。未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步长制药将继续坚持道地药材理念,深化产业链整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安全、有效、高品质的中药产品,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