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云南白药集团:云南白药“云药第一车间”GAP标准化基地重塑云南道地药材
2025-10-16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中药材的质量与标准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作为中国中药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云南白药集团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以品质保障为核心使命,在推动中药材现代化、规范化、产业化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其中,“云药第一车间”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化基地的建设,正是云南白药在道地药材种植与管理领域的关键布局,标志着其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的战略迈出坚实一步。

“云药第一车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制药厂房,而是指云南白药在云南多地建立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这些基地依托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聚焦三七、重楼、天麻、石斛等云南道地药材的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致力于打造从“土地到产品”的全产业链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实施GAP标准,云南白药实现了对药材生长环境、种源选育、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储存运输等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从根本上保障了中药材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药材之乡”的美誉,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和悠久的民族医药传统。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的种植标准和科学的管理模式,部分道地药材存在品种退化、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市场信誉和临床疗效。云南白药集团深刻认识到,要实现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源头抓起,打破“重加工、轻种植”的传统思维,将药材种植提升至战略高度。

为此,云南白药在文山、昭通、丽江、普洱等地建立了多个GAP标准化示范基地,覆盖面积达数万亩。在这些基地中,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开展优良种源筛选与繁育,推广无公害种植技术,建立气象、土壤、水质实时监测系统,并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种植过程的可视化、智能化管理。例如,在三七种植过程中,云南白药采用轮作制度、生物防治病虫害、精准施肥等绿色农业手段,显著提升了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同时降低了农残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云南白药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当地农民参与规范化种植,既保障了药材的稳定供应,又促进了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种苗支持和保底收购,形成利益共享机制,有效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难题。这种产业联动模式不仅增强了基地的可持续运营能力,也树立了中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

在国家大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背景下,GAP基地的建设已成为中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云南白药“云药第一车间”的实践,不仅重塑了云南道地药材的品牌形象,也为全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23年,该基地的部分三七产品已通过中国GAP认证,并逐步对接国际标准,为中药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云南白药还依托GAP基地开展药材质量研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周期药材的化学成分分析,企业构建了药材指纹图谱数据库,实现了“一药一码”的全程溯源。消费者通过扫描产品二维码,即可了解药材的种植地点、生长过程、检测报告等信息,真正做到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展望未来,云南白药集团将继续深化“云药第一车间”建设,拓展更多道地药材的GAP种植,推动中药材从“经验种植”向“科学种植”转变。同时,企业还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药材活性成分提取、作用机理研究等前沿探索,助力中药现代化进程。

可以说,“云药第一车间”不仅是云南白药保障产品质量的“第一道防线”,更是其践行“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理念的生动体现。在中医药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的今天,云南白药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族企业的担当与远见,为打造高品质中药品牌、振兴云药产业贡献了不可替代的力量。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