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行业动态—中药注射剂说明书须标注“过敏原信息”,未更新者明年停售
2025-10-16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药注射剂作为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制药技术结合的重要成果,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其安全性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过敏反应频发,成为制约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为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监管,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发布新规:自2024年起,所有在售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必须明确标注“过敏原信息”,未按要求完成更新的产品将被暂停销售。

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对中药注射剂的管理迈入更加精细化、透明化的新阶段。长期以来,中药注射剂因其成分复杂、提取工艺多样,部分产品存在致敏风险较高的问题。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过敏原标识,医生和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准确评估潜在风险,导致临床上偶有严重过敏反应甚至死亡病例发生。此次强制要求标注过敏原信息,正是基于对公众用药安全的高度负责,也是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所谓“过敏原信息”,是指药品中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的特定成分或辅料,如某些植物蛋白、动物源性物质、防腐剂或稳定剂等。对于中药注射剂而言,其原料多来源于中药材,而中药材本身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部分成分在进入人体后可能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来抗原,从而诱发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此外,制剂过程中添加的助溶剂、增溶剂(如聚山梨酯80)也被证实与部分过敏事件相关。因此,明确标注这些潜在致敏成分,有助于临床医生在处方前进行风险评估,也有助于患者了解自身是否属于高敏体质,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用药风险。

根据国家药监局的要求,所有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需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说明书修订工作,新增“过敏原信息”专节,并确保内容科学、准确、可追溯。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列出已知致敏成分、说明其来源及可能引发的过敏类型、提供过敏反应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建议等。同时,监管部门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专业性。对于逾期未完成更新的企业,其产品将被列入暂停销售名单,不得继续在市场上流通。

此举无疑给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开展成分分析、致敏性评估和临床数据整理;另一方面,部分历史较久、工艺不透明的老品种可能面临无法明确过敏原的困境,进而影响其市场存续。但长远来看,这是一次倒逼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只有通过提升研发水平、优化生产工艺、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企业才能在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中生存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策并非“一刀切”地否定中药注射剂的价值,而是强调“风险可控、信息透明”的科学监管理念。事实上,许多中药注射剂在抗病毒、抗炎、肿瘤辅助治疗等领域具有独特疗效,如喜炎平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等,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经验。关键在于如何在发挥其治疗优势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隐患。

此外,该政策也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医生在开具中药注射剂时,应主动查阅说明书中的过敏原信息,结合患者既往过敏史、体质特征等综合判断用药可行性;护士在执行注射操作前,须严格执行皮试制度(如适用),并做好急救准备。同时,医院药事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监测与评估,建立不良反应上报机制,形成闭环管理。

可以预见,随着“过敏原信息”标注制度的全面实施,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将更加规范,公众对中药现代化产品的信任度也将逐步提升。这不仅是监管手段的进步,更是中医药走向标准化、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未来,监管部门还应进一步推动中药注射剂的再评价工作,鼓励企业开展循证医学研究,用现代科学语言讲清楚、说明白中医药的作用机理与安全边界。

总之,中药注射剂说明书标注“过敏原信息”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务实之举。它既是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尊重与守护,也是对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行业各方应以此为契机,共同构建更加安全、透明、高效的中药用药环境,让古老智慧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焕发新的生机。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