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行业动态—中药配方颗粒医保编码统一,跨省结算不再“错码”
2025-10-16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国家医疗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传统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在实际医保结算过程中,由于各地编码标准不统一,导致中药配方颗粒在跨省使用时频繁出现“错码”“无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用药便利性和医疗机构的结算效率。这一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痛点,终于迎来了实质性突破。

2023年底,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发布《关于统一中药配方颗粒医保药品编码的通知》,明确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全国统一的医保药品编码管理体系。此举标志着中药配方颗粒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医保编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跨省就医直接结算扫清了关键障碍。自此,患者在异地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时,不再因编码差异而遭遇报销难题,真正实现了“一码通行”。

在此之前,各地医保系统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编码管理存在较大差异。部分省份自行制定编码规则,缺乏与国家编码系统的有效对接;一些地区甚至尚未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目录,或仅限本地生产企业产品使用。这种“地方割据”式的管理模式,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市场准入成本,也限制了优质中药资源的全国流通。例如,一位来自江苏的患者在广东就医时开具了某品牌的中药配方颗粒,但由于两省编码不一致,医保系统无法识别,最终只能自费购买,极大影响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此次国家医保局推动编码统一,核心在于建立全国统一的中药配方颗粒医保数据库。所有符合国家标准(即《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研究技术要求》)并通过审批的产品,均需按照统一规则赋码,涵盖品种名称、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等关键信息。医疗机构在开具处方时,只需调用标准编码,即可实现与医保系统的无缝对接。同时,医保经办机构也能通过统一编码精准监控药品使用情况,提升基金监管效能。

这一政策变革的背后,是国家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高度重视。中药配方颗粒作为现代中药的重要形式,兼具传统汤剂的疗效优势和现代制剂的便捷特性,尤其适合慢性病管理和长期调理。然而,若不能融入主流医疗保障体系,其发展潜力将大打折扣。统一医保编码,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制度层面的突破,体现了国家推动中医药服务均等化、可及化的坚定决心。

对于中药企业而言,此次编码统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企业必须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并及时完成编码申报,否则将面临无法进入医保目录的风险;另一方面,标准化也为优质企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往受限于地方保护主义的企业,如今有望凭借产品质量和技术优势,实现全国布局。特别是龙头企业,可通过规模化生产和品牌效应,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与此同时,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也将从中受益。统一编码后,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无需再手动查找地方编码,减少了操作失误的可能性;药师在审核处方和配药时也更加高效。更重要的是,跨省结算的顺畅运行,有助于推动中医诊疗服务的区域协同,促进优质中医资源向基层和边远地区延伸。

当然,政策落地仍需配套措施跟进。目前,部分地区医保系统尚未完成升级改造,部分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也需同步调整。此外,如何加强对编码使用过程中的动态监管,防止虚假申报、套码滥用等问题,也是下一步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国家医保局表示,将持续完善中药配方颗粒编码数据库,并建立定期更新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可以预见,随着医保编码的全面统一,中药配方颗粒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它不仅将提升患者的用药可及性,也将加速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进程。未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医保管理中的深入应用,中药配方颗粒有望实现从生产到使用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真正融入国家健康治理体系。

总之,中药配方颗粒医保编码的统一,看似是一项技术性改革,实则承载着深化医改、振兴中医药的时代使命。它打破了地域壁垒,畅通了服务链条,让中医药的智慧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健康。这一步虽小,却意义深远,标志着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正朝着更加规范、高效、普惠的方向稳步前行。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