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行业动态—中药渣制备活性炭技术通过验收,一吨药渣增值三千元
2025-10-16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药材在制药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药渣问题日益凸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中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药渣总量超过百万吨,这些药渣若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然而,一项名为“中药渣制备活性炭技术”的创新成果,正在为这一难题提供绿色、高效的解决方案,并于近期顺利通过专家验收,标志着中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迈出了关键一步。

该技术由国内多家科研机构与制药企业联合攻关研发,核心在于将传统被视为“废料”的中药渣,经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处理工艺,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活性炭产品。活性炭作为一种重要的吸附材料,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食品脱色、医药提纯等多个领域,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而传统的活性炭多以木材、煤炭或椰壳为原料,存在资源消耗大、成本高、碳排放高等问题。相比之下,以中药渣为原料不仅实现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还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生态双重效益。

据悉,该技术已在全国多个中成药生产基地开展中试和规模化应用。实验数据显示,每吨中药渣经处理后可产出约300公斤高品质活性炭,市场售价可达每吨8000元以上,相较药渣原本作为普通有机肥或焚烧处理的不足千元价值,实现增值超过3000元/吨。这一转化过程不仅提升了药企的综合收益,也为企业履行环保责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

技术实施的关键环节包括药渣的分类收集、干燥粉碎、活化处理和成品精制。研究人员针对不同种类中药渣(如黄芪渣、丹参渣、甘草渣等)的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差异,优化了活化剂配比和热解温度,确保最终产品的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优异。经第三方检测,所制活性炭对亚甲基蓝、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的吸附率均达到行业标准,部分指标甚至优于市售商品炭。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契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中药渣原本在堆放过程中易产生甲烷等温室气体,若直接焚烧则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和有害颗粒物。而通过炭化处理,不仅能有效固化碳元素,减少碳排放,还可替代部分化石基活性炭,进一步降低产业链的整体碳足迹。有专家测算,若全国50%的中药渣实现此类资源化利用,每年可减少碳排放数十万吨,相当于种植数百万棵树木的固碳效果。

此外,该技术也为中医药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长期以来,中药生产中的“重药材、轻废料”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资源利用率偏低。如今,药渣从“负担”变为“资产”,不仅减轻了企业的环保压力,还催生出新的业务增长点。一些大型制药集团已着手规划建设专门的药渣处理中心,探索“制药—废渣—活性炭—环保应用”的闭环模式,推动绿色制造升级。

当然,技术推广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药渣来源分散、成分复杂,需建立统一的收集与预处理体系;活性炭市场的竞争激烈,新产品需通过长期应用验证其稳定性与性价比;此外,相关政策支持和标准体系建设也有待完善。对此,业内建议加快制定中药源活性炭的产品标准和环境效益评估方法,并将其纳入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目录,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激励更多企业参与。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政策环境优化,中药渣制备活性炭将逐步从试点走向普及,成为中医药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这不仅是一次废弃物变废为宝的技术突破,更是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融合创新的生动体现。未来,或许我们使用的净水设备、空气净化器中的活性炭,就来自一包包曾经被丢弃的中药残渣——这既是资源的重生,也是生态文明理念在产业实践中的深刻落地。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