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行业动态—中药数字化车间评定规范发布,无人工厂可获千万奖励
2025-10-16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与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高度重视,中药制造正加速迈向智能化、数字化的新阶段。2024年初,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发布的《中药数字化车间评定规范》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中药生产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制造迈出了关键一步。该规范的出台不仅为中药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和评估标准,更为行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药数字化车间评定规范》全面覆盖了中药生产过程中的原料管理、工艺控制、质量追溯、设备互联、数据安全等核心环节,提出了“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的总体要求。规范明确了数字化车间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包括生产过程实时监控、关键参数自动采集、异常预警机制建立以及全流程数据可追溯等。同时,强调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互通,推动中药制造向“透明化、精细化、标准化”发展。

这一规范的发布,回应了长期以来中药生产中存在的质量不稳定、工艺不统一、信息孤岛严重等问题。以往,许多中药企业仍依赖人工经验进行药材投料、煎煮、浓缩等操作,导致批次间差异较大,难以满足现代药品监管对一致性与安全性的高要求。而数字化车间通过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传感器、MES(制造执行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平台,能够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从根本上保障中药疗效的稳定性。

更令人振奋的是,为鼓励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多个省市已相继出台配套激励政策。其中,浙江省率先提出:凡通过国家级数字化车间认证并实现“无人化”或“少人化”生产的中药企业,将有机会获得最高达千万元的财政奖励。这一举措迅速在行业内引发强烈反响。据悉,已有包括康恩贝、同仁堂、片仔癀在内的多家龙头企业启动“无人工厂”建设计划,力争在三年内完成生产线全面数字化升级。

以某大型中药企业为例,其新建的数字化提取车间已实现从药材入库到成品包装的全链条自动化作业。车间配备智能仓储系统,可自动识别药材种类与批次,并根据处方精准配比;提取工序采用在线监测技术,实时调控温度、压力与溶剂比例,确保有效成分最大化保留;灌装线则通过机器视觉检测每瓶药液的色泽、澄明度与剂量,杜绝人为误差。整条生产线仅需少数技术人员远程监控,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与交叉污染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管理模式与思维理念的深刻变革。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车间建设过程中,需同步优化组织架构,加强复合型人才引进与培养,构建适应智能制造需求的企业文化。同时,如何保障海量生产数据的安全性与合规性,也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对此,规范特别强调了数据加密、权限分级与审计追踪等安全措施,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业内专家指出,中药数字化车间的推广,将有助于打破“中医西管”的困境,推动中医药真正融入现代医药体系。通过标准化、数据化的生产方式,中药产品的质量可控性将大幅提升,为其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坚实基础。此外,数字化积累的大量工艺数据,还可反哺研发环节,助力新药开发与经典名方二次开发,形成“生产—数据—研发”的良性循环。

可以预见,在政策引导、技术支撑与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下,中药智能制造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真正的“黑灯工厂”——即无需人工干预、全天候自动运行的中药生产基地,或将不再是遥远的愿景。而此次《中药数字化车间评定规范》的发布,正是这场产业革命的重要里程碑。

对于广大中药企业而言,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唯有主动拥抱变革,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才能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也需进一步加强协同合作,共同完善标准体系、突破关键技术、培育专业人才,合力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迈上新台阶。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