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第**届樟树药交会在中国“药都”江西省樟树市隆重开幕。作为全国中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本届药交会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的超过1000家医药企业参展,展品涵盖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及大健康产品等逾万种品类,真正实现了“千企万品”的盛况。
展会首日,现场人流如织,各大展区人头攒动。传统药材展区琳琅满目,人参、灵芝、冬虫夏草、三七等名贵药材整齐陈列;现代制药区则集中展示了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质量追溯系统和新型制剂技术,凸显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与此同时,本届药交会的一大亮点——“直播带货+太空药材专区”首次亮相,成为全场焦点。
为顺应数字经济与消费新趋势,主办方联合多家电商平台,在会场设立“中医药直播带货中心”,邀请知名主播、中医专家与企业代表共同参与线上推介。通过“云逛展”“云问诊”“云下单”等形式,打破地域限制,让全国各地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选购优质中药材与健康产品。据统计,开幕首日上午的直播累计观看人数突破800万人次,成交额超5000万元,充分展现了“互联网+中医药”的巨大潜力。
更令人瞩目的是,本届药交会首次设立“太空药材专区”,集中展示近年来通过航天育种、空间搭载实验培育出的新型中药材品种。这些药材曾随神舟系列飞船进入太空,在微重力、高辐射等特殊环境下发生基因变异,具备生长周期短、有效成分含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例如,“太空丹参”其丹参酮含量较地面品种提升近40%,“航天黄芪”多糖含量显著增加,药效更为突出。
展区现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太空中药材研发白皮书》,系统梳理了近十年来我国在航天生物医药领域的探索成果。白皮书指出,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00个中药材品种完成空间搭载实验,其中12个已实现规模化种植与临床应用。相关专家表示:“太空育种为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供了全新路径,未来有望解决部分珍稀药材资源短缺的问题。”
在专区互动体验区,参观者可通过VR技术“走进”天宫空间站,观看药材在轨生长的实时影像,并通过AI助手了解不同太空药材的药理作用与适用人群。不少中医药企业现场签约合作,计划将太空药材应用于高端保健品、院内制剂及新药研发中。
除了前沿科技展示,本届药交会还高度重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大会期间举办了“名医讲堂”“古法炮制技艺展演”“中医药非遗项目巡展”等活动,邀请国医大师现场义诊,向公众普及中医药养生知识。在“赣药文化长廊”中,樟树千年药史、古代药典文献、传统制药工具等一一呈现,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中医药的深厚底蕴。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动中医药国际化,本届展会特别设立了“一带一路”国际展区,吸引来自俄罗斯、东南亚、中东等地的采购商参会。多家中药企业现场签署出口协议,涉及产品包括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植物提取物及中医诊疗设备,预计带动出口额超10亿元。
业内专家指出,樟树药交会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平台,更是政策发布、技术交流、产业合作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大力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而樟树作为全国十七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凭借完整的产业链、深厚的产业基础和不断创新的办会模式,正在成为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重要支点。
随着展会持续进行,更多重磅活动将陆续展开,包括中医药科技创新论坛、中药材价格指数发布、中医药大健康项目投融资对接会等。可以预见,本届药交会不仅将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将进一步激发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与信任。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樟树药交会正是这颗瑰宝在新时代闪耀光芒的舞台。从田间地头到太空轨道,从古老炮制技艺到数字直播销售,中医药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科技与市场。这场千企万品的行业盛会,不仅是一次产业的集结,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未来的启航。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