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行业动态—中药注射剂上市后评价新规征求意见,主动淘汰机制首次写入
2025-10-16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作为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急重症、感染性疾病及肿瘤辅助治疗等领域应用广泛。然而,由于其成分复杂、制备工艺特殊以及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品种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过敏反应、不良事件频发等问题,引发了社会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广泛讨论。

在此背景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就《中药注射剂上市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份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对中药注射剂的监管进入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的新阶段。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此次新规首次明确提出建立“主动淘汰机制”,要求企业对存在严重安全性隐患或疗效不明确的品种主动申请退市,这在我国药品监管历史上尚属首次,具有里程碑意义。

所谓“上市后评价”,是指药品在获批上市后,继续通过真实世界数据、大规模临床研究和长期随访等方式,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控性进行再评估的过程。对于中药注射剂而言,由于多数品种研发历史较早,早期临床试验样本量小、设计不够严谨,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因此开展上市后评价显得尤为必要。

新规明确指出,中药注射剂上市后评价应涵盖多个维度:包括但不限于不良反应监测、药物流行病学研究、药物经济学分析、质量一致性评价以及与同类产品的比较研究等。企业需定期提交评价报告,并接受监管部门的动态评估。一旦发现某品种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重大风险信号,如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同类产品、疗效远低于预期或缺乏明确作用机制,监管部门可启动风险管控程序。

而此次最值得关注的突破在于“主动淘汰机制”的引入。根据征求意见稿内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被赋予更大的责任,必须基于科学数据对产品进行持续评估。若某一中药注射剂被证实存在不可控的安全风险、临床价值低下或已被更优疗法取代,企业应主动提出注销注册证书的申请。对于拒不执行的企业,监管部门将依法采取强制退市措施,并纳入信用惩戒体系。

这一机制的设立,打破了以往“只进不出”的药品准入惯性,体现了从“重审批”向“重监管”转变的监管理念升级。过去,一些疗效不确切、安全隐患较大的中药注射剂因历史原因长期在市场上流通,不仅浪费医疗资源,也增加了患者用药风险。如今通过制度设计推动落后品种退出市场,有助于优化中药产业结构,提升整体药品质量安全水平。

当然,主动淘汰机制的落地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如何建立科学、公正的评判标准。中药注射剂种类繁多,适应症各异,如何界定“无效”或“高风险”需要权威的技术支撑和多方共识。其次,部分企业可能出于利益考量不愿主动退出,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加强数据监测能力和执法力度,确保政策执行力。

此外,新规还强调要加强公众沟通与信息公开。未来,中药注射剂的评价结果、风险提示及淘汰进展将逐步向社会公开,提升透明度,保障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同时鼓励医疗机构优先选用经过充分评价、安全性高的品种,形成良性的市场导向。

总体来看,中药注射剂上市后评价新规的出台,是我国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一步。它不仅回应了公众对用药安全的关切,也为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引入主动淘汰机制,倒逼企业提升研发质量和风险管理能力,推动中药注射剂从“数量扩张”走向“质量提升”。

可以预见,随着该政策的正式实施,一批缺乏临床价值的产品将逐步退出市场,而真正安全有效、科技含量高的中药注射剂将迎来更好的发展空间。这既是净化行业生态的必要举措,也是中医药守正创新、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一个更加规范、透明、以患者为中心的中药注射剂发展格局,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可信赖的健康保障。

18601987707 CONTACT US

公司: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平南社区龙岗路19号东森商业大厦(东嘉国际)5055A16

Q Q:76675061

Copyright © 2024-2025 采易(深圳)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5447183号-1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01987707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